您好!欢迎来到税务律师网,资深税务律师&著名税法专家为您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

13681086635

400-650-5090

QQ/微信号

1056606199

 中国税务律师网 > 企业税收筹划 > 海外收购

激荡40年,中资海外并购10大经典案例

信息来源:综合网络  文章编辑:郑学玉  发布时间:2019-10-22 15:38:53  

2014年起,以万达、海航、复星、安邦为主的国内大型民企开启疯狂“买买买”的模式,收购的资产多以酒店、地产、影院、俱乐部,以及度假村为主。其中安邦斥资20亿美元收购纽约地标华尔道夫酒店、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以及海航豪掷400亿美元收购了德意志银行和希尔顿等公司的股份。据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中资海外并购的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633亿美元暴涨至2016年的2210亿美元,达到顶峰。

根据国家商务部发布数据,2018年全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中资企业对外投资并购实际交易总额为702.6亿美元。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从无到有,经历了从初步试探到稳步发展再到高举高打,如今恢复理性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次反思和飞跃。

然而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动摇了世界经济的信心,更给中资海外投资并购蒙上巨大阴影。中资企业赴美并购遭遇前所未有的阻碍。蚂蚁金服收购美国速汇金告吹;华芯投资收购美国半导体测试公司Xcerra折戟。根据晨哨集团研究部数据监测,2019年上半年,中资赴美并购交易宗数为21宗,同比下降53%,其中披露交易金额的有10宗,披露总金额为23.40亿美元,同比下降67.%,为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对美国投资下降究其原因是由于美国为首的全球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今年年初,德国出台史上最严厉外资审查法案,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建设领域与核心技术领域,将非欧盟投资者的审查红线从持股25%下调至10%。5月底,日本政府宣布,将信息技术行业和电信行业列入限制外商投资的名单,包括内存芯片制造、软件开发、通讯设备制造等20个高科技产业。

挑战与机遇并存。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中资海外投资并购的新选择。根据晨哨集团研究院数据监测,印度连续三年成为中资出海投资并购的热门目的地。另外,在成熟技术难获得的背景下,海外一些小而美的企业成为中资收购的新目标。

晨哨集团研究部根据交易金额大小,并购决策方及标的在业界的影响力等综合因素筛选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资海外并购代表性案例Top10:

WechatIMG10.jpeg

1.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Syngenta)

金额:430亿美元

标的国家:瑞士

2016年2月,中国化工提出以430亿美元价格收购瑞士农业化学企业先正达,创下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笔收购,也在全球农业领域占到历史第二位,排在第一的是美国企业杜邦(DuPont)与陶氏化学(Dow Chemical)的"巨无霸"合并(市值1300亿美元)。

总部位于瑞士的先正达是全球农化业务的前四强,也是种业领域“六巨头”之一。此交易于2017年6月完成收购先正达大部分股权,并于2018年年初获得100%股权。 

简评:

2018年是先正达业绩完全并入中国化工的第一年。根据中国化学发布的2018年业绩简报,先正达全年销售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但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6亿美元,同比增长4%,EBITDA 利润率在20%以下,主要原因是产品成本上升和外汇波动。在被收购前,先正达业绩高于这个水平。2015年先正达全年销售额134亿美元,EBITDA近28亿美元,估算EBITDA利润率为20.7%。但3年过去,EBITDA 利润率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有下降。不过,现在去评价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是否值得430亿美元的价格,尚且过早。据外媒报道,中国化工已着手让先正达最早于2020年中恢复上市,可能成为化工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2.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尼克森(Nexen)

金额:151亿美元

标的国家:加拿大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以溢价61%,折合约1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尼克森。因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43亿美元债务,所以这笔收购的总价实际上高达194亿美元。该数字也刷新了中国能源企业海外收购的记录。

尼克森是一家独立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原油日产量约为21.3万桶,是加拿大第十四大石油公司,拥有加拿大西部的油砂和页岩气、北海以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等核心业务,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截至被收购前(2011年末),公司的净负债额为利润的3.5倍,市值降至股票账面价值的92%,与三年前相比缩水近21亿美元,创16年以来新低,寻求海外收购成为其摆脱困境实现转型的突破口。

 

简评:

自2000年开始,以中海油为代表的国内石油公司频频在海外攻城略地,收购海外油气资产。而最高潮正是2012年中海油溢价61%以近200亿美元总成本收购加拿大尼克森项目,至今仍稳坐中企能源最大海外并购宝座。伴随着油价低迷时期的到来,中海油受到重创,其旗下的尼克森也持续爆出事故,并开始了裁员的步伐。2013年收购尼克森时,原油价格接近110美元,但如今,已跌去一半。目前,中海油一直试图重组尼克森以优化海外业务。

 

3. 万科领衔中国财团收购亚洲最大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GLP)

金额:116亿美元

标的国家:新加坡

2017年7月14日,新加坡上市公司普洛斯(GLP)宣布,由万科集团、厚朴、高瓴资本、中银集团和普洛斯管理层组成的中国财团以3.38新加坡元/股的价格对其完成收购,估值160亿新元(约116亿美元)。中国财团包括五方面:厚朴投资占股21.3%、万科集团占股21.4%、高瓴资本占股21.2%、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5%、普洛斯管理层占股21.2%。

普洛斯是中国、日本、美国及巴西市场领先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在2003年入主中国后,普洛斯仅10年时间内由14万平方米地产起家,增长百倍至1500万平的物业资产。根据普洛斯2016年年报,公司实现7.7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0%;实现7.19亿美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

简评:

万科组团背后,折射出国内物流领域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中通、申通、顺丰、圆通、韵达等物流快递公司在美股、A股上市,但国内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外来者”万科通过收购普洛斯能够很快拓展物流仓储业务,地产商、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都在物流领域开始激烈竞争,国内的物流地产也会出现新一轮洗牌。

 

4. 腾讯收购手游开发商Supercell控股权

金额:86亿美元

标的国家:芬兰

2016年6月21日,国内科技巨头腾讯宣布,已与日本软银(Softbank)达成协议,将以8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软银麾下创作热门游戏《部落冲突》(Clash of Clans)的芬兰手机游戏商Supercell Oy公司84.3%的股权。孙正义2013年收购Supercell Oy时仅用了15.3亿美元。除《部落冲突》之外,Supercell Oy的热门游戏还包括《卡通农场》,《部落冲突:皇室战争》,及《海岛奇兵》等等。

简评:

细数腾讯这些年收购的海外游戏大厂。2018年3月,腾讯以3.7亿欧元收购《刺客信条》制作商法国育碧5%的股份;2018年8月10月,腾讯同意收购《绝地求生》制作商韩国蓝洞8.5%股份,收购总额约30.5亿元人民币;早在2015年12月底,腾讯就全资收购了《英雄联盟》开发商Riot Games。今年年初,媒体报道,腾讯正竞购《地下城与勇士》的制作商韩国Nexon,不过最终因价格问题,腾讯未出现最新一轮的竞标名单中。

 

5. 安踏收购芬兰体育用品巨头Amer Sports

金额:64亿美元

标的国家:芬兰

2018年9月,安踏体育公布公告,宣布联合私募基金方源资本组成财团收购Amer Sports,交易价格40欧元每股,交易总价46.6亿欧元(约合64亿美元)。

Amer Sports于1950年成立,旗下拥有包括加拿大户外装备品牌Arc'teryx(始祖鸟)、法国山地户外越野品牌Salomon(萨洛蒙)、美国网球装备品牌Wilson(威尔逊)等13个品牌,同时拥有Sports Tracker这一运动追踪科技公司。2017年度录得净销售额26.85亿欧元,EBIT(除息税前溢利)2.15亿欧元。

简评:

安踏收购Amer Sports是其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为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增长,亚玛芬也可以利用安踏的销售渠道和供应链。对于安踏的国际布局,丁世忠曾表示将会通过收购兼并全球性的公司来完成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同时继续聚焦运动装备产业,以多品牌战略满足不断细分的消费者需求和使用场景。

 

6. 海航收购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英迈(Ingram Micro Inc.)

金额:60亿美元

国家:美国

2016年2月19日,海航集团子公司天海投资发布公告称,已与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美国英迈(Ingram Micro Inc.)签署了交易总额达60亿美元的并购协议,以每股38.9美元全现金收购后者100%的股权,比英迈17日收盘价高出31%。并购完成后,英迈将成为天海投资的子公司。海航集团将保留英迈管理层,这家美国公司的总部将继续设在加州Irvine。交易于同年12月7日完成交割。

英迈是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和供应链服务商,位列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第218位,2015年营业收入高达430亿美元,净利润达14.7亿元,遥遥领先于同类企业。 

简评:

近年来,随着海航出售千亿资产的推进,英迈被出售的传闻一直不断。2018年12月24日,海航科技(前身“天海投资”)首次承认有出售英迈的意向,正在与有关方商谈出售英迈或者合作的可能性。2018财年,英迈逾3000亿元的营收贡献几乎等同于海航科技的营收总额,并占据海航集团近五成的营收,如出售英迈,海航科技或将成为空壳公司。

 

7. 五矿集团收购全球最大在建铜矿项目Las Bambas

金额:58.5亿美元

标的国家:秘鲁

2014年4月13日,五矿集团宣布,该公司旗下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MMG)与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嘉能可(Glencore Xstrata plc)达成邦巴斯铜矿项目(Las Bambas)股权收购协议,三方在联合体中分别持股62.5%、22.5%、15%,交易对价为58.5亿美元(约合356.1亿元人民币)。

收购邦巴斯铜矿项目是中国金属矿业史上最大海外收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建铜矿项目,预计达产后前5年每年可生产铜精矿含铜量约45万吨。收购并完成邦巴斯项目建设后,五矿集团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铜矿山生产企业和全球前10大铜矿山生产商之一。

简评:

当前世界铜原料行业属于寡头垄断。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美国的自由港、智利国有铜业等少数公司控制着全球约70%的产量,市场定价权也多掌握在这些行业寡头手里。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市场,中国消费了全球约50%的铜资源。近几年,中资矿企不断扩张中国在全球铜原料市场的版图,紫金、中铝两个铜矿区进入全球超级铜矿行列,五矿铜矿产量也跃居全球铜企前十,让人看到了中国铜企的希望。

 

8. 青岛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资产

金额:54亿美元

标的国家:美国

2016年1月15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拟通过现金方式向通用电气(GE)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交易金额为54亿美元 GE家电业务在美国发展有百年历史,备受美国当地用户的认可。在欧美市场,GE、惠而浦、博世等家电品牌长期霸占中高端市场,这恰是中国企业最难攻下的领地。GE家电业务在美国5个州拥有9家工厂,并拥有物流和分销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强大的零售网络关系。2014年,企业收入达到59亿美元和约4亿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这些都是令中国企业垂涎的优势。

简评:

中国企业此前对欧美市场的突破主要靠两种方式,一种是代工贴牌,一种是自主品牌进驻,而自主品牌虽已进入欧美,但至今影响力都微乎其微。通过收购来打开欧美中高端市场,于中国企业而言,是最有效的捷径。

 

9. 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集团20%股权

金额:55亿美元

标的国家:南非

2007年10月25日,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南非是非洲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经济体。标准银行历史悠久,是南非乃至非洲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截至2007年6月30日,标准银行资产总额为10879亿南非兰特(约1620亿美元),为非洲首位,按照一级资本排名,该银行位居全球第106位和非洲首位。该交易于2008年3月3日顺利完成。

简评:

这个国内金融业海外投资并购的一个代表案例。工行持续加码全球化布局,主要是当时国内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催生了大量商品交易和货币及资本市场交易需求。

 

10. 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

金额:18亿美元

标的国家:瑞典

2010年3月28日,吉利集团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宣布收购沃尔沃汽车全部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的相关资产,涉及金额18亿美元,已在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1999年,美国福特汽车以64.5亿美元从沃尔沃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纳入该公司旗下所属的第一汽车集团(Premier Automotive Group,PAG)经营。

简评:

时隔九年,如今来看,这笔交易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局面。通过与母公司吉利的合作,沃尔沃正好赶上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阶段,其汽车销量连续刷新全球销量历史记录。甚至在汽车整体销量下滑的2019年,其表现也可圈可点。2019年至8月累计销量395,37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3%。而正是借力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吉利汽车逐渐走向高端路线。其产生的“协同效应”是中资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以下是中资海外并购的阶段性特征:

1984-1991年:起步与探索。1984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美国投资4000万合资组建西林公司,被认定为我国第一个海外直接投资案;同年,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共同出资以4.37亿港元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开启我国海外并购的先河。1985年以后,中国在引进外资的背景下,把鼓励大型国企“走出去”作为工作重点。

1992-2000年:大起大落。1992年的“南巡”讲话成为推动对外投资的重要转折点。然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中国对外投资与并购的热情大幅下降。

2001—2006年:稳定发展。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目的主要是获取资源,参与并购的主体多为大型央企、国企,其中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等大型国企的海外收购取得了显著收获,例如,2002年中海油通过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一举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

2007-2012年:高速扩张。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带来新的机遇,大量低估值的国际资产成为我国企业出海“抄底”的首选对象,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逆势增长。这一阶段的海外并购大额交易频发,例如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吉利收购沃尔沃等。并购标的行业从能源、矿产到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并购目的地遍布欧美发达国家。 

2013-2017年上半年:激进前行。2014年起,以万达、海航、复星、安邦为主的国内大型民企开启疯狂“买买买”的模式,收购的资产多以酒店、地产、影院、俱乐部,以及度假村为主。其中安邦斥资20亿美元收购纽约地标华尔道夫酒店、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以及海航豪掷400亿美元收购了德意志银行和希尔顿等公司的股份。据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中资海外并购的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633亿美元暴涨至2016年的2210亿美元,达到顶峰。

2017下半年至今:趋于理性。随着国家外汇管制的收紧和对境外投资行业的限制,中资海外并购交易规模明显回落。中资主导的海外并购更趋于理性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获取高端技术而开展海外并购,助力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并购的主体更加多样化,国企、民企、以财团为主的并购联合体、并购基金等齐头并进。


注: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推荐律师
赖绍松 资深大律师
赖绍松律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硕士学位,系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资深律师,近30年办案经验,精通税法、房地产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及证券法等法律制度,谙熟诉讼程序及诉讼技巧,富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详细简介]
热门文章
最新发布
税务律师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044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