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路公安部门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旅客携带了几百份增值税普通发票,一些已经开出。顺此线索,上海市税警部门联合在百余天内摧毁一个大型虚开发票网络,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12.1万份、虚开金额77.4亿元、增值税税额3.3亿元。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得到消息——“5·27”虚开增值税发票专案(以下简称“5·27”专案)已经正式批捕26人。
“5·27”专案是一场高效打击涉税犯罪的战役,仅用百余天时间就告破,税警联合抓获涉案人员35人,端掉虚开窝点9个,摧毁一个跨省市、团伙化、专业化的虚开发票犯罪网络,“短平快”“稳准狠”的打击行动得到公安部领导批示表扬。据初步统计,该案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12.1万份、虚开金额77.4亿元、增值税税额3.3亿元。
一包可疑的行李
2019年5月末的一天,上海松江区铁路公安部门实施例行检查,发现一位段姓旅客的随身行李中有一个包,里面装了几百份增值税普通发票,其中一部分发票已经开具,上面信息显示涉及12户上海企业。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携带这么多发票?”“这些发票是从哪里来的?”……面对铁路公安人员的询问,段某神色紧张,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在多次尝试无果后,铁路公安人员将这个可疑线索移送至松江区公安局经侦部门。
2019年6月3日,3名公安经侦人员来到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与税务稽查人员沟通了案情。税警双方经过分析研究,初步判定段某和有关12户企业存在极大虚开发票的嫌疑。
事不宜迟,税警双方当即决定成立“5·27”专案组,随后召开会议研究案情,部署进一步的侦办工作。
税警情报“你来我往”
段某自从在火车站被发现问题后,无论公安人员怎么询问,始终牙关紧咬,不吐露任何信息。
“侦查的僵局怎么破?”面对公安人员的问题,税务稽查人员经过分析表示:“突破口就是段某携带的那几百份发票。”
此后,稽查人员对段某携带的每一张发票,通过金税三期、大数据平台和电子底账等信息系统进行逐一研究,紧扣发票流向,开展数据筛选、清洗、稽核、比对,深度挖掘涉案企业的涉税信息和第三方数据,确认虚开发票的情节。
有了这些基础资料,公安经侦人员有了用武之地。他们通过缉侦手段,对涉案人员的轨迹流和通信流等信息反复跟踪确认,逐步侦查出几百户涉案企业。这些企业的信息很快被反馈到税务稽查部门。
税务稽查人员面对这些新线索,再度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深层次分析比对。
就这样,在税警双方一轮又一轮的来回信息交换中,“5·27”专案侦破工作走出困境,办案人员逐步勾勒出该案涉税犯罪的整个链条:这是一个以5人为首、20多人参与的涉嫌税收违法犯罪的团伙,在上海市共设立有9个开票点,团伙成员基本来自同一省份同一地区,多为父子、夫妻关系,他们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组成了利益同盟,组织严密,分工细致,隐蔽性较强。
信息化手段显神通
税务稽查人员没有止步于此。为了更大范围、更深入地掌握涉案企业和人员的信息,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向上海市税务稽查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等单位寻求技术支持。
事实证明,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在案件稽查中展现神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稽查人员首先通过金税三期系统,分别获取了有关企业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发票申领等基本信息。接着,运用电子底账系统,仔细查询这些企业的购票和开票情况,让有关企业的不申报和虚假申报等事实逐渐浮出水面,由此逐步锁定了该案虚开发票的关键环节。
不仅如此,稽查人员还在电子底账系统中查询到了有关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税务登记情况,并通过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决策支持系统的“云平台”获取票流信息,制作出票流信息的“八爪图”。
依托这些信息,稽查人员在对有关人流、货流、资金流、票据流的综合排查中,顺藤摸瓜,一步一步扩大了案件的查处范围。
结果,仅用一周时间,稽查人员就分析出了涉案企业的基本信息、银行账户和开票信息等确凿情况,迅速厘清了它们的违法事实,精准勾勒出了其作案轨迹,为收网行动打下了坚实的证据基础。
4个团队密切协助
经过3个多月的侦查,专案组取得了足够证据,决定收网。
“这是关键一役,我们要打有准备之仗。”接到公安部门的收网通知后,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迅速召开会议,部署行动方案。该局主要负责人李征宇任收网行动工作组组长,直接负责收网指挥工作;同时在全局抽调精兵强将,分别成立综合管理组、检查行动组、数据分析组、后勤保障组共4个工作团队。
在收网行动中,数据分析组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一个突出亮点。该小组负责“实地信息战”,即在抓捕现场对物证进行即时分析,从而第一时间获取情报线索,核实违法人员的身份,锁定相关涉案人员和企业。这极大地转变了过去类似收网行动中抓捕迅速、但核实分析滞后的状况,真正实现了现场数据的互联互通。
此外,由于抓捕时间定为深夜,地点多为郊区住宅小区,且有不少女性嫌疑人,考虑到保护嫌疑人隐私等情况,该局做足预案,在每个行动小组中都专门配备了女性税务人员,有力地配合了警方执法。
17处涉案地同时收网
2019年10月16日深夜,38名税务稽查一线骨干驱车几十公里赶往收网行动集合点——松江区某派出所。
次日凌晨4时,“5·27”专案收网行动正式开始。税务和公安部门共230多人在警方的统一部署下,兵分多路,奔赴17处涉案地实施抓捕,其中8处重要涉案地均有税务稽查人员参加。
在抓捕过程中,待警方控制现场和涉案人员后,税务稽查人员迅速进入涉案场所,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公安人员搜集固定涉税违法证据。
在抓捕现场,税务稽查人员共清点缴获310个税控盘、226个银行U盾和83部手机等涉案数据载体。数据分析组人员以现场物证的涉税数据为切入点,即时进行分析,初步挖掘出一个控制着437户企业的虚开发票团伙。
当天中午12时,指挥中心在数据实时共享平台上宣布本次收网行动圆满结束。此时,办案人员击掌庆祝,通宵战斗的疲倦一扫而光。
此次收网行动涉案网点多、人员多、辐射面积广至500多平方公里,用时8个小时。据统计,此次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35人,端掉虚开窝点9个,初步确定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12.1万份、虚开金额77.4亿元、增值税税额3.3亿元。
证据说话打破攻守同盟
抓捕行动结束了,但税务稽查人员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加班加点,根据现场缴获的公章、税控盘等,逐一比对信息,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所有物证“复盘”完毕,并及时将统计出的企业名称、发票金额、发票份数等关键信息传送到公安部门。
在审讯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一些犯罪嫌疑人达成了攻守同盟,矢口否认其违法事实,以为这样司法机关就无法对他们定罪。
面对这种情况,公安部门迅速转变思路,寻找到与该案嫌疑人有日常业务往来的下游企业,利用第三方提供的证据,来确认该案嫌疑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其间,税务稽查部门继续与警方密切协作,及时调取涉案下游企业的税务登记信息,包括企业的注册经营地址、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的证件号码及联系方式等,并协助公安部门寻找联系相关人员,推动案件尽快进入批捕程序。
近日,记者从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获悉,目前,“5·27”专案已经正式批捕26名犯罪嫌疑人。在后续侦查阶段,税务稽查人员将随时对公安部门发现的新情况、新证据进行分析,协助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打团伙利器:部门合作加信息化应用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主要负责人 李征宇
“5·27”专案是税务机构改革后,上海市跨区域稽查局与公安部门紧密协作,高效破获增值税发票虚开团伙大案的成功案例,笔者认为其中运用的一些办案手段对打击虚开发票团伙行之有效,值得总结。
其一,税警两个部门“无缝衔接”。本案从发现蛛丝马迹到立案、侦查、抓捕、审讯,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务实高效的税警协作机制。可以说,充分发挥公安经侦和税务稽查各自的专业优势,是案件得以在百余天内成功侦破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数据分析阶段的你来我往,还是收网阶段的协同配合,税警两个部门都做到了“无缝衔接”,很好地弥补了长期以来在税案查办方面“税务缺乏刑事手段支撑,公安缺乏税务专业支撑”的短板,形成了打击虚开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强大合力。自打击虚开骗税两年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上海税警在共享线索、共商案情、共拟方案、充分发挥两部门优势和特点方面持续深入,已成功侦破一系列重大虚开案件。2019年,上海税警协作,共定性虚开发票80万余份,涉案金额1597.1亿元,税额266.2亿元,抓捕犯罪嫌疑人360余名,震慑打击效果显著。
其二,将信息化应用纳入各办案环节。本案涉案金额大、涉及地点广、违法行为隐蔽,最初的线索仅是几百份发票,之所以能够在百余天内得以侦破,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着直接关系。在查办过程中,税务部门面对嫌疑人的沉默对抗,不断扩展信息技术在打击虚开骗税违法行为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与稽查经验融合,依托信息化手段,快速得到了多方位的准确信息,为案件快速查办赢得了先机,并使案件查处的准度显著提升。当前,不法分子虚开骗税的手法不断翻新,专业化和团伙化作案的特征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办案人员必须积极谋求信息高效集成,升级打击手段,让稽查如虎添翼。
此外,本案也反映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需要加强对普通发票的管理。本案涉及的违法发票,呈现出增值税普通发票多、专用发票少的特点。这提示税务部门,在持续加大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监管力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普通发票的日常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全方位防范不法分子钻管理的空子虚开普通发票,加大对普通发票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